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胡翀 (第1/2页)
胡翀
午后阳光照得人犯困,艾明羽和沈翯分开后回家简单吃了点东西,又处理了会儿工作上的事情,等到日头没那么晒了,就打车去和胡翀约好的地方。 地点在海棠巷拐角的一家隐藏的会员制甜点店,装潢是一水儿新英式审美,灰蓝与藤编交织,空间偏狭窄,但气氛却极好,店里常驻一位会说三国语言的调酒师。 她刚走进门,便看见胡翀正站在窗边,背光位置,穿着杏白色的羊毛短袖衫,戴墨镜,一头浓密短发披得松垮,像刚从哪户人家的阳台探出身。 她一眼看到艾明羽,立刻摘下墨镜朝她挥手:“明羽——这儿!” 艾明羽走过去,一边拉开椅子坐下,一边笑着:“你这打扮,不说还以为你是老板娘。” 胡翀“哼”了一声,把菜单啪一声拍过来:“就知道你会损我。坐下,我给你点了那个酒渍无花果塔。” “心情好?” “嗯——”她托着腮:“看见你就心情好得不得了。” 艾明羽看着她夸张的表情,笑得花枝乱颤。 她们认识是在大三那年,胡翀拿到全额奖学金去哈佛交换,但到了波士顿之后,无心学业,反而专注于泡party,结识富二代。 那时的艾明羽在波士顿圈内小有名气,长得漂亮,又一贯沉静克制,在一堆嚣张浮夸的富家子弟里显得极不寻常。 胡翀那天酒没少喝,主动来搭话,说话不拐弯,一句“我猜你不是靠爸的那种,靠的是脸吧”成功开启两人奇妙的友谊。 熟悉之后,胡翀几乎把家底都交了出来:“我爸高考没考好,当了高中语文老师,整天在阳台上抽烟写诗,觉得自己是贾平凹转世。我妈最烦他那德性,于是我就成了他们两边拉锯的靶子。” “那你怎么考上的京大?”艾明羽那时候曾问。 “谁说县里娃不能上京大?我就是看不惯人家一副‘这地方出不了龙’的嘴脸。我不信那个邪。”她那次说完,手指戳着咖啡杯底:“我告诉你,我现在人生目标改了——我就是要开劳斯莱斯,那车开出来没人问你文凭。” 从那之后,她开始极其系统性地搭建自己的“男友portfolio”。精致账本式地记录各位“候选人”的家族背景、学历层级、母亲势力、公司股权结构。 艾明羽当年笑得肚子疼,只觉得这姑娘虎得坦诚,却不招人烦。 “你是我第一个见面就说自己来‘钓凯子’的人。”她曾说。 胡翀挑眉:“难道不是不少人都在钓?区别只是我承认。” 艾明羽敲了敲她的脑袋,“我可提醒你,这些二代们看着整天花天酒地一掷千金,实际上都是些没断奶的。” 最初她不信艾明羽的话,谈了一个,直到那位康奈尔的工程硕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