替代品_Chapter 3 回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Chapter 3 回申 (第3/3页)

表情弹回来,后面跟了句:【等我。】

    “等我”两个字在屏幕上亮了几秒,像一盏给疲倦路人指方向的灯。宋佳瑜收起手机,走向到达层外侧车道。她家的司机已经把车停在最边那条线内,见她出来便下车接过行李。车厢里暖气开得正好,真皮座椅带着淡淡的清洁剂气味。申城的风在窗外掠过梧桐的枝杈,枝影在玻璃上轻轻摇。

    沿着高架向市心开去,江水在远处泛着润亮的灰,楼宇在雾中时隐时现。她倚靠着座椅看了会儿风景,又合上眼——只是旅途后的短暂放空。她没有把元城发生的一切想得太复杂:那些只是插曲。她真正的生活,在这里:李岚的公司,工厂的噪声,会议室的白板,乔然的怀抱。

    车停进小区的地下车库。电梯需刷卡,指示灯柔和。回到家里,窗台上的常春藤沿着白墙又攀高了一点。茶几上果然横着一摞招股说明书,书签插在中段。她把它们整齐叠好,拿一册随手翻开,黑白文字像密密的雨点。她看了一行,合上。站在窗前往下望,街口咖啡店门口排着队,杯盖上的热雾在黄昏里一点点散开。

    宋佳瑜洗了一个很热的澡。水声落在瓷砖上,像一段无词的乐曲。镜子被蒸汽糊住,她用手掌在上面抹出一小块清晰。镜子里的人看着她,眼神一点点沉静下来。

    她把外套挂进衣橱时,手指触到最内侧口袋——空的。那片暖手贴不在她这里。她想起清晨递给陈知的那个动作,随手、自然,像在长路上把一小团热交给另一个同行者。她笑了笑,把抽屉轻轻关上。

    天渐渐暗了下来,窗外起了细雨。申城的雨总是这样,来得不急,却要下一整夜。宋佳瑜看完了两部电影,她关灯,卧室里仅留一盏橘黄壁灯。临睡前,她给乔然发了条语音:“晚安,早点回来。”语音发出的瞬间,她差点补一句“我想你”,又停住——无需每一次都说出口,她知道对方听得见。

    她把手机调成静音。屏幕熄灭前一瞬,她的指尖微微顿住,仿佛要按下什么又松开。她想起清晨安检口那一瞬回望,想起陈知没挥起的手,想起车窗上那层易碎的雾——她把它们当作旅行途中的风景:看见,记住,然后继续走。

    灯灭。雨更细。申城把她收进自己潮湿而宽阔的怀抱里。她听见远处高架像海上一条看不见的带子,车流不眠。她闭上眼,像把一扇门轻轻掩上。门后是她的生活:工厂的节拍、会议室的记号笔、家里的常春藤、乔然的肩膀。至于另一道门——那道通向陌生人凝视的门,她在心里转动了一下把手,又松开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陈知开车离开机场时,手心里那片暖手贴正发烫。热并不灼人,却像一枚被反复确认的信号,持续、稳定。她单手握着方向盘,目光稳稳贴在路线上,但另一只手指背不时拂过那片热,像不自觉的自证。

    她极少承认“占有欲”这个词。它太丑,也太诚实。可在这一刻,她能清楚听见那股东西从体内某个黑暗处探出头来,像露出水面的野生植物,呼之欲出。我想要你。   这个句子在她心里升起,又被她活生生按回去——按入策略、按入时间、按入一层层体面与节制。她知道怎么给自己的欲望穿上职业的外衣:以合作为名,以行业为桥,以城市为场;让每一次出现都合理、每一次靠近都无可指摘。

    车窗外的雾渐散,早高峰的车流像被人温柔地梳理过。她在心里为自己列出一张清单:

    ——华东快消渠道商名单,谁与李岚的公司接壤;

    ——第二季度食品饮料论坛,主办方熟人两位;

    ——一条足够“偶然”的路径,最好是公共活动,最好能让宋佳瑜先看见她的专业,再看见她本人。

    她轻轻笑了一下,收束所有杂念,把车身并入主路。克制,是为了更深的吞没。   这个念头短促而锋利,像一根细针,只在心里挑了一下,便隐没无形。她把暖手贴重新按进掌心,热在皮肤里慢慢呼吸。她知道,网已经结下第一枚结。下一枚,会在申城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