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五十八章:圣旨  (第2/3页)
松。    雨声伶仃。    一个守着帝王的规矩,不准自己起心动念,一个陷在滔天的抗拒之中。    终究是无心之人占了上风。    仇红将手从他掌下退开。    “陛下。”她仰起头。    “陛下。”她又唤了一声,不带任何情绪,“赏臣字即可,臣无需任何的官爵。”    梁帝顿了顿笔杆。    “我何时逼过你。”    说着,他挥袖引着她的手臂肆意摆开,在官纸上大笔拖曳,力透纸背地,亲自再写了满页。    “这并非圣旨。”    梁帝没有动一分怒,冷静自持的语气。    “你我之间。”他坦然,低头看她,气息丝毫不乱,“便无需这君臣的远。”    “只要这同心同力的近。”    仇红不曾答过一句。    直到寒风乍起,梁帝手中余温渐退,他才站直了身子,居高临下,望进仇红的眼睛。    “这是你应得的。”    随行的礼官应直而上,双膝伏地,跪在仇红面前。    “这是后梁百姓心之所向,并非朕的用臣之策。”    “接或不接,这些荣华,都已刻录你仇红的名字。”    梁帝所言不假。    此后十五年,仇红所受恩赏,再无一次能成功被她所拒。    尽管那日她仍然执意不接圣旨,而是长跪叩首,将梁帝写下的那一张官纸铺于掌心,千恩万谢,还是没有逃掉这刻录她姓名的命运。    如今,圣旨再降,仇红不由看向庭中行跪的僧人,他们惶急匍匐,面相恳切而姿态麻木。    什么都没有变。    她喉中一哽,却见回廊通明处,步出一道熟悉的影。    今日执行此务的礼官,竟是林无隅。    ***    林无隅穿过正堂,转进阴长的甬道,走近灯火圈子里,隔着一道门,看见了安坐在地上的仇红。她背脊狰狞地弯曲着,顺着沉重的呼吸,肩膀一阵耸,一阵颤。    佛堂清净,法相庄严,她却形如弃孤,得不到一点垂怜。    这个场景,令林无隅恍惚想起,七年前在含元殿上,她跪在梁帝面前,不是为自己谢恩,也不是为自己陈罪。    含元殿上的漆瓦、金铛、银楹,穷极伎巧。    仇红从前,是这殿上明珠一般的存在。    那日却形如骷髅,红粉皮相被那道赐死的圣旨扎了个粉碎。    她声嘶力竭,语尽赤裸,为一个已经命丧黄泉的人喊冤。    高台之上皇帝阴沉的侧脸,犹如一场洪撞山倒的噩梦。    那是万伥之乱的最后一年,在帝京的一片杀戮之中结束。    京城血流成河。    很长一段时间里,史官噤如寒蝉,对皇帝治世的雷霆手段,和帝京几大世家发生的惨案闭口不言,甚至连这动荡都无法以名相称。    死了多少人,他们是否清白,已无需再考。    风凛冽地刮上石阶。    世事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