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7、姻缘不顺的第一公子(已修)  (第1/3页)
    
7、姻缘不顺的第一公子(已修)
    攻书阁如小女帝的记忆中一样,书架林立,寂静无声。    两个老太监缓慢地在书架之间穿梭,开国女帝特赦他们不必向入阁的贵人们行礼,他们只管专心清点书籍。    这里是历代储君读书的地方。先皇、之前的历任太子以及小女帝樊蓠,在被选为储君后都要在这里跟随太子太傅学习。    不过樊蓠翻找了一下小女帝的记忆,发现她的老师安太傅压根没有认真教过她,大多数时候就是让她抄书而已。    这不,小女帝登基后,夏泷美其名曰她所学尚浅、仍需历练,让她继续来攻书阁跟着太子太傅学习。    朝臣们的奏章、上表等等,根本“不劳”她批阅。甚至连早朝这种场合,也以陛下身体不适为由,很少用到她。    这样看来,自己应该很快会被姓夏的赶下台了吧?    樊蓠甩甩头让自己先不要想这些,集中精神应对眼前的安寻悠。    说起这位安太傅,那可真真的是天之骄子。    人家不仅出身显赫——安府那可是百年世家,出过三任宰辅;而且自身也是资质过人,什么三岁成诵五岁能吟,六艺精通十项全能,那都是基本cao作。    偏偏人家还不屑名利,十五岁时一篇策论摘得探花、名动京都,却不愿入官场,怎一个超凡脱俗得了。    不过上位者到底惜才,不忍心暴殄天物,所以安大公子没有闲散多久,便被先皇指命为太子太傅。    当时的太子倒比安寻悠还年长,足可见先皇对其才学和人品的肯定。    后来太子换了一茬又一茬,但安太傅这未来帝师的位置始终不动如山。    当然也有人在背后议论他是靠安府庇荫才有此殊荣,不过这也改变不了人家姿容过人、气质出尘,连着十年都被京都的女儿家们评为“京都第一公子”的事实。    只可惜,这京都第一公子的婚姻大事却不算顺利。    先是其曾祖父旧疾复发猝然过世,时年十六的安寻悠决定守孝三年。    谁成想孝期刚满,安寻悠的曾祖母也去了。虽说太夫人仙逝之前让晚辈不必为她耽搁姻缘,但孝道为重的安公子还是又一次守孝三年。    在那之后,先皇身体欠佳,朝中局势动荡,京都各大家族都难免被扯进浑水之中。那种形势下,安府长子嫡孙的亲事更是无法轻易说定了。    总之这一来二去地,安寻悠二十有四了还没娶妻呢。    然而即便过了这么多年,对安公子芳心暗许的女子仍旧多如过江之鲫。    记不得曾有过多少娇嫩花朵,在等待中日渐绝望、另觅了他人。    也数不清又多出多少新鲜的蓓蕾,满怀憧憬地等待着机会。    哪怕是生长在深宫中的小女帝,也时常听到小宫女们议论,谁家的闺秀舍下了矜持却得不到安太傅半句回应,哪家的千金举家族之力却攀不上安府的门楣。    不过在小女帝心底里,对这位大众眼中完美如神祇的太傅,却有三分的恐惧和十二万分的不信任。    一方面是因为安寻悠并没有用心教她,小女帝对他自然没有太多师生情分。   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安太傅原本是不问政事的,但是在夏泷摄政之后,他偶尔也会去上朝了,并且与夏泷来往密切、毫不避讳。    小女帝认为他已经被夏泷一派拉拢过去了,辜负了她父皇当初对他的器重。    樊蓠回想了下安寻悠昨日跟夏泷对话